儘管產量創新高,極端高溫、設備老化及市場不穩,讓冷鏈物流仍陷供應短缺
根據海事顧問公司Drewry,2025年第一季新增93,000 個TEU 冷藏貨櫃,年增率高達145%。全年預估產量將達350,000 TEU,超越過去十年年均275,000–300,000 TEU 的水平。
但儘管產能激增,市面上的實際可用設備仍然短缺。專家指出,設備老化、維修需求增加、美國鋼鐵關稅上升及氣候變遷,是導致供應瓶頸的主因。
北美(尤其美東)正受極端高溫影響,冷藏貨櫃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供應鏈規劃企業RELEX 的Amanda Oren 表示,炎熱天氣導致冷鏈大亂,7月前30 天內有13 項高溫紀錄被刷新。
貨代表示:「將空的高溫貨櫃冷卻後才能裝載是一大挑戰。」而當高溫持續,11至14 年的老舊設備更容易出現故障。
雖然2024 年創下美國冷藏貨量新高(年增17%),但今年5 月數據顯示出口量年減20%,進口量也下降5.4%,為2023 年8 月以來新低。關稅政策與供應鏈重新布局(從中國轉向東南亞、南韓)被視為主因。
Drewry 預測冷藏貨運將持續以年增2% 成長至2029 年。以下航線增長最快:
但船公司仍難以準確部署設備,因全球貿易路線變化過於頻繁。
儘管帳面上產能增加,但實際可用設備仍緊繃。高溫、老化、關稅與貿易波動共同加劇冷鏈挑戰,物流業者必須重新思考冷藏策略,強化保養、分散風險,並建立更靈活的設備配置方案。
資料來源:https://www.joc.com/article/reefer-fleet-growth-yet-to-show-in-availability-of-equipment-604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