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師與業界人士對 2026 年美國進口市場的復甦愈加樂觀。2025 年下半年雖面臨放緩,但庫存去化、港口效率提升與貨物流動順暢,都為明年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在連續數年的供應鏈波動後,2025 年美國進口市場進入調整期。與 2024 年為避免關稅而大規模超前進貨不同,今年的主旋律是去庫存。貨物正穩定流向終端市場,而非堆積在倉庫。
投資銀行Jefferies 指出,「2026 年有望迎來復甦。」因為當前庫存與銷售之間的比例已逐漸回歸正常,為明年的進口成長創造條件。
根據 S&P Global 旗下 PIERS 數據,2025 年 9 月美國自亞洲進口量年減近 12%,但洛杉磯–長灘港在 9 月前仍處理 760萬 TEU,高於 2021 與 2022 年的水準。
這顯示當前的下滑並非結構性疲軟,而是疫情後自然修正的階段。
美國主要港口如洛杉磯與長灘今年運作順暢:
正如 FlexiVan 執行長Ron Widdows 所言:「若貨物流動不順,我們早就會看到塞港現象,但現在並沒有。」
雖然市場情緒轉向正面,但對 2026 年的成長幅度仍存在分歧。
面對新一輪市場週期,物流業者需提升敏捷性與數據洞察力:
2026 年或將不是爆發式成長的一年,但卻可能是穩定回歸與可持續營運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