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 重點摘要
- 美國:推出「互惠關稅基準」並全面取消 低價免稅門檻(de minimis),徹底改變進口成本。
- 歐盟:正式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並將於 2026 年 1 月 開始實施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 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包括貿易調查與出口管制。
- 北美(USMCA & 墨西哥):2026 年 USMCA 審查展開,墨西哥同時提高非自由貿易夥伴的關稅,增加近岸外包挑戰。
- 航運商對策:多節點採購、關稅工程、碳排放管理、供應商驗證成為競爭優勢。
前言
2025 年,關稅衝擊再度成為重塑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力量。從華府的全面關稅重設,到布魯塞爾推動的碳排放政策,企業正面臨更高成本、更複雜的合規,以及更頻繁的供應鏈轉移。
在 Worldtop &Meta,我們結合海運、空運與倉儲的專業,加上貿易媒合(Verified Service Provider) 資料庫,協助客戶在動盪的貿易環境中保持敏捷與韌性。
A. 美國:四大改變重塑貿易
1. 互惠關稅基準
- 2025 年 4 月簽署的行政命令建立了「通用關稅基準」。
- 2025 年 7 月底的更新針對不同國家調整稅率,例如 歐盟汽車上限定為 15%。
2. 低價免稅取消
- 2025 年 7 月 30 日:全面取消低於 800 美元的免稅進口(俗稱 de minimis)。
- 2025 年 8 月 29 日起,美國海關開始拒收相關申報,迫使電商改用正式報關。
3. 特定產業加徵關稅
- 2025 年 9 月新關稅針對:
- 藥品(最高 100%)
- 重型卡車(25%)
- 家具(最高 50%)
4. 執法升級
- 美國司法部與海關加強打擊轉運、錯誤分類與原產地造假,開罰金額與審核次數創新高。
重點:美國政策已大幅提高進口成本,特別影響電商、汽車與消費品。
B. 歐盟:電動車關稅+ 碳邊境調節機制倒數計時
- 電動車:歐盟自 2024 年 10 月起正式對中國電動車課徵反補貼稅,為期五年。稅率依廠商不同,並與原本 10% 的關稅疊加。
- 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
- 過渡期至 2025 年底僅需申報排放數據。
- 2026 年 1 月起,進口商必須購買碳憑證。
- 已達成政治協議:首筆繳費可能延後至 2027 年,且年進口量低於 50 公噸者可獲豁免。
重點:汽車與基礎工業產品進口商必須立即重新評估成本,並與供應商建立排放數據回報機制。
C. 中國:反制措施與管制
- 中國已對 美國與墨西哥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例如乳製品、胡桃)。
- 2026 年 1 月起,中國將對電動車出口施行 出口許可制,限制對外出貨量。
- 北京官方公開譴責美國關稅,並強化對進口食品、工業品的調查。
重點:政治報復加快,供應鏈需預留替代市場方案。
D. 北美:USMCA 與近岸外包
- USMCA(美墨加協議)審查:2025 年 9 月起啟動協商,2026 年將檢視 原產地規則與關稅門檻。
- 墨西哥關稅:2025 年擴大對 1,300 多項非自由貿易夥伴產品加徵 5–50% 的關稅,主要針對中國出口。
- 近岸外包:2025 年第一季外資直接投資達 214 億美元,集中於汽車、物流與能源,但海關審查更嚴格。
重點:墨西哥雖然吸引大量投資,但原產地文件與合規壓力同步升高。
E. 關稅如何重塑供應鏈— 航運商對策
關稅政策不只是法律條文,而是徹底改變全球供應鏈運作模式:
- 產地轉移:中國→ 越南、墨西哥、東南亞,但轉運審查更嚴格。
- 電商物流:由小包裹轉向併櫃正式報關。
- 碳排合規:碳排放已成為「貿易合規」而非單純 ESG。
- 供應鏈多節點化:企業正從單一來源改為 2–3 個備援供應地。
航運商策略建議
- 多節點採購:建立「中國 + 2/3」供應模式。
- 關稅工程:調整組裝地與產品分類,降低進口稅率。
- 電商物流整合:將小單併單,以降低報關與清關成本。
- 碳排管理:將供應商排放數據納入合約,以應對 CBAM。
- 供應商驗證:利用 Worldtop & Meta 貿易媒合資料庫,提前排除涉及強迫勞動或高風險的供應商。
總結:企業若能將合規轉化為競爭優勢,將在新貿易格局中脫穎而出。
結論
2025 年的關稅衝擊,正從價格、採購、碳排到合規 全面重塑全球供應鏈。
在 Worldtop & Meta,我們結合海運、空運、倉儲專業,以及 貿易媒合資料庫,幫助企業將風險轉化為效率與透明度。
👉 立即聯繫我們,打造具前瞻性的供應鏈方案。
常見問答(FAQs)
Q1:2025 年美國最大的關稅變化是什麼?
答:推出互惠關稅基準,並全面取消 800 美元低價免稅。
Q2:歐盟 CBAM 何時會增加成本?
答:自 2026 年 1 月起,進口商必須購買碳憑證。首筆繳費可能延後至 2027 年,低於 50 公噸/年可豁免。
Q3:中國如何反制美國與歐盟?
答:展開反傾銷調查,加強 出口管制,並於 2026 年起對電動車出口實施許可制。
Q4:近岸外包企業在墨西哥需注意什麼?
答:墨西哥已擴大對非 FTA 產品徵稅,且 USMCA 2026 年審查可能調整原產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