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式對印度商品徵收 50% 高關稅,成為近代史上最嚴厲的貿易懲罰之一。此舉源於華府對新德里持續購買俄羅斯石油與武器的不滿,也凸顯了地緣政治正在日益主導全球貿易格局。
對印度而言,衝擊可能極為嚴重。美國曾是印度最大出口市場,如今的限制將重創印度以紡織、珠寶、海鮮與汽車零件為核心的出口產業,影響數以百萬計的就業與生計。專家警告,這些高關稅實際上等同於制裁,恐將拖累印度經濟成長。
印度總理莫迪立即提出稅制改革與財政刺激措施 以保護民生與企業。今年初,政府已推出 120 億美元個人所得稅減免,如今更計畫全面改革商品與服務稅(GST)。
新提案的雙軌制 GST(估計近 200 億美元減免)將簡化制度並刺激消費,涵蓋從服裝、機車到建材水泥等產業。加上公務員加薪與央行可能降息,印度力求維持內需並抵消外部衝擊。
莫迪也再三呼籲:「印度製造、印度消費。」他強調自力更生並非無奈,而是國家自豪。然而,印度製造業多年來僅佔 GDP 約15%,真正實現自給自足仍有漫長路要走。
此舉正值全球供應鏈已因戰爭、通膨與貿易重組而緊繃之際,印度出口下滑將引發連鎖效應:
與此同時,印度的稅改與刺激政策可能推動國內消費,為國際品牌與供應商打開新的市場機會。
美印貿易談判已經取消,高關稅爭端顯示出雙邊關係進入新階段。對全球物流業者而言,最重要的啟示是:多元化與靈活性已成必須。
企業必須重新評估採購策略、分散風險,並探索近岸與替代市場,以在地緣政治驅動的貿易新秩序中保持競爭力。
資料來源: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5ykznn158q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