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託運人認為,只要訂了空運艙位,貨就一定能上飛機;但實際上,空運貨物的載運空間可能在起飛前幾小時內改變。乘客數量、航線臨時變動、天候因素或地緣政治事件,全都在爭奪同一個有限資源:可用載重(payload)。
我們將在本文中點出航空公司的隱形限制、說明為何即使確認了艙位也可能無法上機,以及Worldtop& Meta如何運用熟稔策略,在不確定中為您的貨物爭取最大運力的保障。
航空業者依照法規採用「平均乘客重量」進行計算(EASA約 84 公斤,包括手提行李;FAA約 86–88 公斤),並另計托運行李。若實際載客或行李量增加,就得犧牲貨物以達到最大起飛重量(MTOW)。
飛機的燃油需求取決於航程、速度、備降場與天氣儲備。若因繞道避開烏克蘭或中東航空而航線變長,就必須載更多油,進一步壓縮貨物空間。此外,逆風、暴風或高溫等因素也會使航空公司油量需求增加,導致其可載貨量下降。
自2022年以來,俄烏空域封鎖使歐亞航道拉長。2024–2025年中東緊張情勢進一步加劇繞飛。這些改道不僅增加油耗,也削減貨運空間——每班航班可能少載幾百公斤貨物。
亞洲颱風、歐洲冬季暴風,再加上夏季暴風雷雨,都可能迫使航線臨時調整或限制貨物載重。即便在「好天氣季節」,如香港、法蘭克福的強側風,也可能導致突發裝載限量。
「高溫高海拔」機場空氣密度低、上升力減弱,航空公司往往不得不減少載重。儘管長跑道有助提升性能,但若機場跑道不足,夏季某些航線容易面臨重貨載運問題。
即使重量允許,貨物有可能因以下原因無法上機:
載運順序依次為:乘客行李→ 高優先貨物(例如藥品 >活體動物>植物>危險品)→一般貨物。航空公司常超賣乘客艙位,因此在全部乘客登機後,一般貨物可能被延後裝載或取消登機。
這兩個案例清楚顯示,即便貨物已裝機,也可能因自然災害而中斷,令物流供應鏈瞬間瓦解。
我們無法避免火山爆發或天候劇變,但能將您的貨物安排在最有利的位置:
對於急件貨物,我們確保其獲得priorityuplift(優先裝載),在航班出現載重限制時,讓它排在第一順位,最大化如期上機的機率。
Q:我提前訂艙,貨物就一定能飛嗎?
不一定。航空公司常有超賣情況,若乘客與行李重量超出預估,或因繞飛、額外油量需求,貨物可能被撤回。此外,火山爆發等自然事件,也可能導致已裝機的貨物被臨時取消。
Q:全貨機艙位有保證嗎?
相較於腹艙貨,全貨機的可靠性更高,但仍非百分之百保證。天氣、火山灰或機場限制,皆可能影響全貨機的運力。
Q:分批多航班出貨能減少風險嗎?
是的。分批安排能有效分散風險,尤其在颱風季或火山爆發等突發事件期間,能提供更高的彈性。
Q:如何提升貨物如期登機機率?
可透過「priority/must-ride服務」,讓急件貨物在裝載清單中排名優先,從而大幅提升如期上機的可能性。
空運是最快的物流方式,但也最易受到突發情況影響——這就是為什麼選擇一位能預見風險、迅速調整策略、優先保障貨運的物流夥伴至關重要。
別把空運交給運氣。
📞立即聯繫Worldtop& Meta,讓我們為您的供應鏈注入韌性與可預測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