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个关键但经常被忽视的趋势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跨太平洋东部贸易中 “原产地控制货物” 的比例正在迅速上升。
面对不断上涨的关税,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出口商越来越多地主导货物。
这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而是由美国关税政策、运费波动、数字预订工具以及买家和卖家角色的转变所推动的系统性变化。
在国际物流中,“目的地管制运费” 是指出口商(例如中国卖家)安排货物,而不是进口商(例如美国买家),这在DDP或CIF交易条件中很常见。这与传统的FOB(船舶交付)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在特朗普政府收紧关税政策之后,许多美国中小型进口商选择让供应商负责运费和关税以降低风险。
运费的波动和舱位紧张局势也促使进口商选择更稳定的DDP/CIF条件。
即使是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零售商也会根据市场状况调整其状况,以保持价格优势。
马士基、CMACGM等航运公司的在线预订工具使亚洲出口商可以轻松安排运输,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控制。
正如Alix Partners的Lim所说,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出口商正在复制他们过去的增长路径:创建品牌、扩大海外基地和获得全球物流主导地位。
我们正在积极布局即将推出的产品经过验证的服务提供商 (VSP) 数据库帮助买家和卖家在供应链的任何一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