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I Widget
x
August 8, 2025
新聞
從目的地到起運地:關稅時代下貨運控制權東移的趨勢

太平洋貿易中的「起運地控制貨運」興起

2025 年,全球貿易格局正在被一項關鍵但常被忽略的趨勢重塑:在跨太平洋東向貿易中,「起運地控制貨運(Origin-ControlledCargo)」的比例正快速上升。
在關稅激增的環境下,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出口商正越來越多地掌握貨運的主導權。

這不再是個別情況,而是由美國關稅政策、運費波動、數位訂艙工具,以及買賣雙方角色轉變所推動的系統性變化。

什麼是「起運地控制貨運」?

在國際物流中,「起運地控制貨運」指的是出口商(如中國賣家)而非進口商(如美國買家)來安排貨運,常見於 DDP 或 CIF 貿易條件中。這與傳統 FOB(船上交貨)模式相反。

原因之一:關稅不確定性

在川普政府加強關稅政策後,許多美國中小型進口商選擇由供應商負責運輸與報關,以降低風險。

運費波動加劇轉向

運費劇烈波動、艙位緊張,也驅使進口商選擇更穩定的DDP/CIF 條件。
即使像沃爾瑪這樣的大型零售商,也會根據市況調整條件以維持價格優勢。

數位平台推波助瀾

Maersk、CMA CGM 等船公司提供的線上訂艙工具,讓亞洲出口商能輕鬆安排運輸,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控制權。

未來展望:物流控制權東移

正如 Alix Partners 的 Lim 所說,中國、韓國與日本的出口商正仿效過去的成長路徑:創建品牌、拓展海外據點,進而掌握全球物流主導權。

Worldtop & Meta 如何應對?

我們正積極佈局,透過即將推出的 Verified ServiceProvider(VSP)資料庫,協助買家與賣家在供應鏈任何一端做出更明智選擇。

📄 立即查看VSP 搶先版

重點摘要

  • 「起運地控制貨運」比例持續上升
  • DDP/CIF 成為對抗關稅與運費風險的解法
  • 數位訂艙平台改變貨主操作習慣
  • 零售商也在彈性調整採購條件
  • 物流服務供應商必須更深入布局亞洲市場

資料來源: https://www.joc.com/article/tariff-realities-prompt-growth-in-origin-controlled-cargo-on-trans-pacific-6058341

統計
$36M
Get seed funding
$36M
Increase of convertion rate
$36M
Increase of user retaintion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