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I Widget
x
October 20, 2025
新闻
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三倍提高港口費 汽車運輸業者強烈反彈

突如其來的衝擊:外國建造船舶成主要受害者

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宣布自2025 年10 月14 日起,對所有 外國建造船舶 徵收三倍的港口費,從原本的每淨噸 14美元提高至 46 美元。此舉引發全球汽車運輸與滾裝船(ro/ro)業者強烈抗議,認為此舉將大幅推高成本、減少運能,並削弱美國製造商的出口競爭力。

業界指出,USTR表示此舉是為了「糾正費率過低」的問題,但實際上將對仰賴外國建造船舶進出口汽車與重型機械的美國製造商造成嚴重影響。

「USTR在最後一刻投下震撼彈,完全沒意識到這將如何傷害美國出口商。」
——Andrew Abbott,美國ACL 航運(Grimaldi集團)執行長

成本衝擊:全球主力船公司受創

對全球領導業者如Wallenius WilhelmsenHöegh Autoliners而言,新費率將帶來驚人的負擔:

  • Wallenius Wilhelmsen:每年約增加 10 億美元 成本(每年 300–350 次美國靠港)
  • Höegh Autoliners:預計增加 2.25 億美元

平均一艘汽車或ro/ro 輪船首次靠港的費用高達120萬美元,且每艘船每年最多收取五次。
業者表示,這些成本最終將轉嫁給客戶,使整體供應鏈成本持續上升。

美國出口商憂心連鎖效應

根據世界航運理事會(WSC),此舉將對美國汽車與農業機械出口造成直接衝擊。

「這些費用將損害依賴滾裝船進出口的美國汽車與拖拉機製造商,影響高達200 億美元的出口。」
——Joe Kramek,WSC總裁暨執行長

美國本土業者Accordia Shipping 則警告,新費率可能導致美國與加勒比短程航線崩潰
旗下3,829 淨噸的Minchah 號在新制下每次靠港需繳176,134 美元,幾乎無法維持營運。

此舉不僅將削弱美國製造出口,更威脅 航運就業與區域供應鏈韌性

政策遭批「誤中目標」

全國對外貿易委員會(NFTC)批評,此舉將所有非美國建造船舶一律懲罰,完全偏離原本第 301條調查的目標——抑制中國在海運業的壟斷。

「這樣的廣泛懲罰無助於制衡中國,反而傷害仰賴滾裝船運輸的美國產業。」
——Tiffany Smith,NFTC全球貿易政策副總裁

包括挪威船東協會在內的歐洲業界也表達憂慮,顯示美國與盟友之間的海運政策裂痕正逐步擴大。

更大的格局:報復性政策與供應鏈波動

這項決策發生在中美貿易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下。隨著雙方對彼此船隊互徵港口費,跨太平洋與大西洋航線運輸成本勢必攀升,進一步擠壓全球汽車與設備物流市場。

對出口商而言,這將帶來:

  • 🚢 運能收縮與延誤
  • 💰 出口價格上漲
  • 🌎 港口轉向墨西哥、加拿大或加勒比地區
  • 🔁 貿易報復與供應鏈重組風險上升

出口商應對建議

  • 提前規劃運能與港口選擇
  • 預留附加費與燃料調整空間
  • 尋找替代出海口與多式聯運方案
  • 加強對供應鏈政策變化的監測

Worldtop & Meta 將持續協助客戶透過靈活航線規劃、驗證合作夥伴與即時可視化系統,在全球貿易不確定中保持韌性與效率。

常見問題

Q1:為何 USTR 要如此大幅提高港口費?

USTR 表示原本的每淨噸14 美元「過低」,但業界普遍認為三倍漲幅過於激烈,且與「第301 條調查」抑制中國造船優勢的初衷不符。

Q2:哪些業者受影響最大?

主要是外國建造的汽車與滾裝船,包括挪威、日本等盟國船公司。美國出口商——尤其是汽車與機械製造業——也將面臨物流成本上升與運能減少的雙重壓力。

Q3:對美國出口有何影響?

此舉將削弱美國出口競爭力,特別是價格敏感市場。美國與加勒比地區的短程滾裝航線甚至可能因此崩潰,削弱美國製造業對外連結。

Q4:是否有豁免或上限?

USTR雖設有「每艘船每年最多收取五次」的上限,但無任何依旗籍或國別的豁免,盟國船隊同樣被納入。

Q5:出口商與託運人該如何應對?

  • 重新評估美國港口依賴度
  • 探索替代出海口(如墨西哥、加拿大)
  • 經驗驗證且具透明度的航運夥伴合作
  • 利用即時追蹤系統預測航線變化,提前調整出貨計畫

資料來源:https://www.joc.com/article/car-carrier-sector-slams-ustrs-decision-for-threefold-increase-in-port-fees-6096580

統計
$36M
Get seed funding
$36M
Increase of convertion rate
$36M
Increase of user retaintion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