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再度陷入動盪,最新一波美國關稅政策變動持續衝擊全球供應鏈——進口商首當其衝。
儘管這些關稅的初衷是出於政治考量,但其對全球物流與國際採購的影響卻是明確且深遠的。VespucciMaritime執行長暨合夥人Lars Jensen 在《Journalof Commerce》的專欄中,詳細闡述了這場關稅風暴如何擾亂整個產業。
當前的關稅問題不只是數字,更是一場預期心理、徵收幅度與政策不穩定性交織的風暴。以下是這些因素對物流業造成的實際衝擊:
政策像翻書一樣變動,讓企業無從做出正確的中長期佈局。
全球製造與採購佈局需耗費數月甚至數年,但當關稅決策在幾天內頻繁翻轉,企業只能戰戰兢兢地做出短期應變策略。
例如,企業無法確定是否應該投資美國在地製造,因為無法確保稅負是否穩定。進口商也難以放心轉向東南亞其他國家,擔心一夕之間遭遇報復性關稅。
儘管政策目的是促進美國在地生產,但事實證明,關稅並未真正促進回流,而只是將生產轉向成本較低的其他國家,例如墨西哥與東南亞。但即便如此,許多產品仍依賴亞洲供應鏈,亞洲依舊在全球貿易中扮演關鍵角色。
眼下,物流業正處於無計可施的境地。政策不穩讓企業不敢大膽投資、不敢創新,也無法優化供應鏈。短期的靈活應變成為生存關鍵,但這種模式對以穩定與長期規劃為本的產業而言,無疑是巨大壓力。
結論
物流產業不只是運送貨物,更是在管理風險。當前的風險已不再來自市場波動,而是源於政治決策的不確定性。
若我們想要真正穩定、具競爭力的供應鏈,產業與政府都必須重新審視當前策略。否則,全球貿易將持續陷於應對式操作,無法前行。
資料來源:
https://www.joc.com/article/on-again-off-again-tariffs-will-disrupt-decision-making-for-importers-598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