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I Widget
x
August 18, 2025
新聞
美國拒絕IMO淨零框架:為何全球航運仍無法避免遵循

美國近期拒絕國際海事組織(IMO)淨零框架的立場雖然帶有政治色彩,但業界專家一致認為:該規範仍將重塑全球航運。

根據全球最大航運協會Bimco的說法,該措施預計將於今年10月在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會議上通過,並對所有從事國際貿易的船舶具有約束力,即使美國反對亦然。

IMO淨零框架對航運的意義

該框架將對航運業碳排放收取逐步增加的費用,並重點要求以「全生命周期(Well-to-Wake)」方式降低燃料強度。

  • 時間表:自2027年起實施,燃料強度減量將以2008年為基準。
  • 適用範圍:所有從事國際貿易的船舶,包括在國際航線上運行的美國籍船隻。
  • 成本影響:船舶將面臨逐步增加的碳排放費用,影響燃料選擇、航線規劃及營運效率。

為何美國立場不會改變結果

目前僅有約80艘商船以美國籍在國際間航行,佔全球貿易比例極低。這意味著大部分美國進出口貨物仍由外籍船舶承運,而這些船舶必須遵守IMO規範。

Bimco的LarsRobert Pedersen指出:「即使美國提出保留意見,規則仍會適用……若美國籍船舶從事國際航行,也必須遵循規範。」

產業疑慮與政治緊張

白宮將此措施稱為「對美國人的全球碳稅」,並威脅對支持該提案的國家採取報復行動。然而,IMO強調,該框架是會員國共同承諾減少航運溫室氣體排放的成果。

分析師如荷蘭國際銀行(ING)的RicoLuman則警告,美國的不參與可能會讓其他國家猶豫支持,從而增加全球推行的難度。然而,該規範將於2027年執行,企業應立即開始準備,以免在合規時面臨瓶頸。

全球物流重點

  • 合規是全球性的:無論政治立場如何,國際航線船舶必須符合IMO標準。
  • 成本影響:漸進式碳費用將推動低碳燃料與能源效率投資。
  • 準備時程:首次報告期限為2028年,業界應立即檢視燃料策略、船舶改裝與排放監測系統。

供應鏈領袖的策略洞察

對貨主與貨運代理來說,這不僅是船公司的事——碳成本將傳導至整個供應鏈,影響運費、承運人選擇與永續報告。提早與船公司合作規劃合規策略,有助於減少成本衝擊並提升ESG績效。

Worldtop &Meta將持續追蹤法規動態,並協助客戶在環保規範轉變中建立具韌性、合規且具成本效益的供應鏈。

資料來源:https://www.joc.com/article/us-rejection-of-imo-net-zero-framework-wont-change-outcome-bimco-6062545

統計
$36M
Get seed funding
$36M
Increase of convertion rate
$36M
Increase of user retaintion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