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班輪公司在中國黃金週長假前加速撤船(blanksailings),試圖終止現貨運價急跌,避免價格逼近虧損臨界點。
隨著中國國慶假期(10月1日至8日)工廠停工,出口需求減弱,航商宣布新一波減班:
Sea-Intelligence 指出,撤船比例已回到歷史水準,但此舉凸顯航商面對運價下跌的急迫性。
近期各大航線運價大幅下滑:
分析師警告,運價正逼近盈虧平衡點。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 表示:「若僅高於紅海危機前水準5–10%,航商已經很難支撐。」
滙豐銀行認為,美國市場將在第四季出現「需求衝擊」,影響將延續至2026年初。摩根大通也指出,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已反映虧損經營風險,即便紅海繞航持續,供過於求的壓力仍在侵蝕航商定價能力。
行業結構性失衡持續惡化:
根據Alphaliner,亞歐航線雖缺少36 艘船才能維持完整班次,但這一瓶頸仍無法阻止運價下跌。上海–北歐航線10 週內暴跌45%,並連續三週雙位數下跌,顯示主要航商之間已爆發「運價戰」。
Worldtop & Meta 將持續關注市場動態,協助企業在運價波動中保持敏捷與信心。
資料來源: https://www.joc.com/article/ocean-carriers-cut-capacity-to-arrest-golden-week-rate-slide-6085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