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中美貿易協議正對全球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其中太平洋空運航線經歷了劇烈的運力變動——正值新關稅政策上路之際。
📉 中美空運運力驟降39%,市場供應緊繃
美國取消對低價值進口商品的免關稅優惠後,從中國飛往美國的空運航線運力驟降。根據空運數據分析機構Rotate 的統計,自5月2日以來,中美航線的每日平均貨機運力下滑了39%。由於電商貨量驟減,許多貨機已轉往拉丁美洲航線,導致中美主線運力緊縮。
📦 新貿易條款:略見曙光,仍有變數
根據日內瓦達成的最新協議,美方將中港貨物的進口關稅由120% 下調至54%,而原訂6月實施的每件額外加徵$200費用也暫不上調。不過,儘管這帶來部分利多,整體市場情緒依然觀望。
Dimerco Express Group全球行銷副總劉小姐表示:「4月底之後,許多美國訂單暫緩出貨。隨著新公告的發布,預期會有部分訂單開始陸續釋出。但運力有限,恐怕會出現搶艙潮。」
📉 貨量下滑,運費跟跌
數據顯示,4月底以來,亞洲—北美空運貨量下滑了20%,相對地,亞洲—拉丁美洲雖是小眾市場,但同期貨量上升了23%。運費也明顯走跌,BalticAir Index 顯示中美航線運價下跌8.8%,Xeneta更指出自5月2日關稅生效以來,價格下降達9%。
Xeneta 空運首席主管Niall van de Wouw 指出:「約有50%的中美空運是低價值電商貨物…5月2日之後,這類需求幾乎瞬間消失,對市場衝擊巨大。」
🛫 貨機會回流嗎?
部分貨機目前停飛或改線。Rotate分析師預期需求將「部分回溫」,但具體程度仍待觀察,尤其是未來美方關稅政策仍具不確定性。
🚢 海運是否會出現溢出效應?
儘管海運業者預期進口需求將迅速填滿艙位,但考量成本,美國進口商暫停出貨的原因正是高關稅,業界人士認為,他們未必會轉向昂貴的空運選項。
💡 專家觀點總結:
正值太平洋空運市場動盪之際,貨主與物流商應保持高度靈活性。面對運力不足、政策未明與需求不穩,企業必須以資料為本做決策,彈性規劃運輸方案,以確保供應鏈韌性。